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

2025-09-13 22:06:03

问题描述:

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急求答案,帮忙回答下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3 22:06:03

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】《核舟记》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性散文,文章详细描述了一件雕刻精美的核舟,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作者对艺术的欣赏。在学习这篇文章时,除了理解其内容外,还需要掌握其中的文言文知识,如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。这些语言现象对于准确理解文意、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
以下是对《核舟记》中常见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的总结归纳,便于学生复习与记忆。

一、通假字

通假字是指古文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。在《核舟记》中,常见的通假字如下:

通假字 本字 释义 出处
弯曲 “左手扶轼,右手指画,念无一字不精妙。”(“诎”通“屈”,弯曲)
横着 “长约八分有奇,高可二黍许。中轩敞者,为舱,箬篷覆之。”(“衡”通“横”,横着)

二、古今异义词

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在古代和现代意义不同的词语。在《核舟记》中,一些词语的含义已发生变化,需特别注意。

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出处
左右,表示约数 允许、许可 “高可二黍许。”
高起的部分 现代指“轩窗”、“轩昂”等 “中轩敞者,为舱。”
箬篷 用箬叶制成的船篷 现代指一种植物 “箬篷覆之。”
座具 现代指椅子 “东坡右手执卷端,左手抚鲁直背。”(“椅”指座具)

三、一词多义

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,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。以下是《核舟记》中出现的一些一词多义词及其解释:

多义词 义项1 义项2 义项3 出处
做、成为 作为 “中轩敞者,为舱。”(为:是)
“为宫室、器皿、人物。”(为:做)
与“又”同义,表示“又” 存在 —— “长约八分有奇。”(有:同“又”)
代词,指代事物 往、到 “箬篷覆之。”(之:代指船舱)
“闭之,则右刻‘山高月小’。”(之:代指窗)
大约 可以 —— “高可二黍许。”(可:大约)
“可望而不可即。”(可:可以)

总结

通过对《核舟记》中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的整理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,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。这些语言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章内容,还能增强我们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力和鉴赏力。

建议在学习过程中,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,逐步积累文言词汇,提升整体的文言文素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