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效尤是什么意思】“效尤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书面语中,意思是模仿或效仿坏人、坏事的行为。这个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,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明知不对却仍然模仿他人行为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效尤 |
拼音 | xiào yóu |
含义 | 模仿或效仿坏人、坏事的行为 |
词性 | 动词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或指责某人学坏、学坏样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楚子围宋,宋人告急,晋侯欲救之,赵孟曰:‘无益也,不如待其自困。’公不听,遂与楚战,败于邲。君子曰:‘是不可以为法也。’故书曰:‘晋师败绩。’夫子谓:‘以善制恶,非效尤也。’”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例句 |
批评他人学坏 | 他明明知道那是错误的,还去效尤,真是不可取。 |
文章评论 | 这部电影中的角色行为令人反感,观众不应效尤。 |
教育场合 | 家长应引导孩子远离不良影响,避免他们效尤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模仿、效仿、跟风、学坏 |
反义词 | 避免、抵制、拒绝、自律 |
四、总结
“效尤”是一个具有明确道德评判色彩的词语,强调的是对负面行为的模仿和学习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警惕这种行为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避免被不良风气所影响。了解并正确使用“效尤”,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得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