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节分端午自谁言是什么节日】“节分端午自谁言”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文秀的《端午》,全诗为:
> 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
> 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,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与哀思。诗中“节分端午自谁言”一句,意在问:端午节的由来是谁说的?实际上,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夏至节,后来逐渐与纪念屈原的传说相结合,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
一、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,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。其起源有多种说法,主要包括:
1. 纪念屈原说:最为广泛流传的说法,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2. 驱邪避疫说:古人认为五月是“恶月”,五日是“恶日”,因此有各种驱邪避疫的习俗。
3. 龙图腾祭祀说:部分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活动。
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包括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草、佩香囊、饮雄黄酒等,这些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节日名称 | 端午节(又名:端阳节、龙舟节) |
| 时间 | 农历五月初五 |
| 起源说法 | 1. 纪念屈原 2. 驱邪避疫 3. 龙图腾祭祀 |
| 主要习俗 | 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草、佩香囊、饮雄黄酒 |
| 文化意义 |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爱国精神,祈求健康平安 |
| 相关诗句 | 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”——文秀《端午》 |
三、结语
“节分端午自谁言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对传统节日由来的追问。它提醒我们,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,也要了解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,让端午节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与发扬。


